健康科普——醫(yī)生教你解讀血常規(guī)

文章來源:后勤綜合管理處 作者: 發(fā)布時間:2023-12-04 瀏覽次數(shù):52

血常規(guī)

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項血液檢查。檢驗報告中有20多個參數(shù),其中以白細胞、紅細胞、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最具診斷參考價值。

圖片

1、白細胞

被稱為“人體防御的衛(wèi)士”,對人體具有保護和防御功能。

白細胞總數(shù)包括中性粒細胞、淋巴細胞、嗜酸性粒細胞、嗜堿性粒細胞以及單核細胞總數(shù)。


發(fā)熱時: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,通過白細胞總數(shù)(WBC),中性粒細胞比例(N%)和淋巴細胞比例(L%)初步判斷。


白細胞總數(shù)(WBC)升高,中性粒細胞比例(N%)升高,淋巴細胞比例(L%)降低,提示細菌感染。


白細胞總數(shù)(WBC)降低或正常,中性粒細胞比例(N%)降低,淋巴細胞比例(L%)升高,提示病毒感染。

圖片
圖片

2、紅細胞

主要成分血紅蛋白,負責(zé)氧氣的輸送,是診斷貧血的關(guān)鍵指標(biāo)。

參考范圍

圖片


紅細胞增多:

(1)相對增多:嘔吐、腹瀉、多汗、多尿、大面積燒傷等所致;

(2)絕對增多:真性紅細胞增多癥;

(3)代償性增多:缺氧。

紅細胞減少:常見于缺鐵性、溶血性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白血病及急慢性失血等。


貧血:是指人體外周血紅蛋白減少,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。成年男性Hb<120g/L,成年女性(非妊娠)Hb<110g/L,孕婦Hb<100g/L就有貧血。


圖片
圖片

3、血小板

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、修補破損血管。

正常值:100-300×109/

血小板增多:常見于急性感染,失血,溶血,骨折,脾切除等原發(fā)性血小板增多癥,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,真性紅細胞增多癥。


血小板減少: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,白血病,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。

圖片

注意事項:

1.   血常規(guī)化驗時無需空腹。

2.   成人采靜脈血1-2ml,也可采手指末梢血,靜脈血較手指末梢血結(jié)果穩(wěn)定。

3.   血常規(guī)的結(jié)果會隨病情發(fā)展發(fā)生較大變化。

4.   不同醫(yī)院化驗結(jié)果的參考值范圍存在部分差異。